3.1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化合物是药用研究一类基本母核为30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关于通脱木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植物研究最早见于日本,日本学者Asada等发现通脱木叶中含有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通脱其后的进展学者相继在通脱木中发现更多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陈章义对通脱木叶进行室温醚提取,药用研究经活性炭吸附叶绿素后,植物将过滤后的通脱滤液再经硅胶吸附柱洗脱,最终得到4种新的进展三萜化合物,分别是药用研究papyriogenin D,papyriogenin E,papyriogenin F,papyriogenin G。2007年Ho等在通脱木中发现3种新的植物三萜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通脱发现(图1),说明三萜类化合物在通脱木有效活性成分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展是药用研究通脱木具有较强抗炎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在通脱木的植物叶及根部发现。该类化合物以齐墩果烷型三萜为母核,通脱糖主要通过糖苷键在3位或28位上连接。在通脱木叶中发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多达16种(图2),钱本余等对通脱木根进行粉碎,用甲醇提取,浓缩后用丁醇萃取,得到3种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均为竹节皂苷。
3.3 甾类化合物
徐静兰等在通脱木茎髓中发现4种甾酮、5种甾苷和10种甾醇,其中3种甾酮为通脱木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分别是3β?羟基豆甾-8,22-二烯-7,11-二酮、3β?羟基豆甾-8-烯-7,11-二酮、3β?羟基麦角甾-8,22-二烯-7,11-二酮。李进等在研究通草化学成分时发现了4种甾苷类化合物(图3)。甾酮类化合物不仅有利于改善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改善记忆力。
3.4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极广,一般在植物体内通过糖苷键与糖结合形成苷,并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能够起抗炎、抗病毒的作用。Ho等在研究通脱木的化学成分时发现通脱木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3.5 神经酰胺类
李进等在通脱木茎髓中首次发现3种新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图4),徐静兰等在通脱木茎髓中也分离得到同样的化学成分。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广西科学》2020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齐墩果烷,叶绿素,化合物,抗病毒
感情好文短句猫扑感情小讲故事
扩大玻璃器皿进口丰富国内消费市场,行业资讯
青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实现中水回用,行业资讯
手工玻璃灯饰正当流行时,行业资讯
济北戴樱桃的处天面那里2024
水晶之都东海县高起点打造硅产业,行业资讯
水晶之都东海县高起点打造硅产业,行业资讯
辣椒红胶质色素处理工艺研究(一)
甲醇中啶虫脒溶液标准物质:提升杀虫剂分析可靠性
美国人气品牌Old Navy退出中国市场
抗性糊精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中应用研究(二)
河北省消保委倡议:推进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甲醇中苯乙烯溶液标准物质:满足实验室高标准需求
广东多措并举护航“云上广交会”
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渗透机理(三)